前言
先对自己来个自我坦白,没写过总结,更没写过年度总结,得写😣!
写下这篇总结最主要的缘由,可能是因为在“回头”时,突然看不到自己曾走过的路👣,实属惭愧。
如果要用一句话来介绍一下自己,那么: “一个毫不起眼的菜鸡小前端”罢了。
我的2021
如果要按照时间去划分区块的话,校园生活和实习生活很平均的分割了我的这过去的365天📅。
校园生活📖
课程之内
2021年的主要校园生活也就是“生产性实训”了吧,现在想想那时候的时间可真的珍贵,每天都是大把大把的自由时间,有一个全能的老师“手摸手”带着做项目,也没有好好的“汲取”到整个开发的精髓。可能总觉得依旧是课堂,依旧是老师授课,所以态度也一直是”校园叛逆风”(课堂上执拗性的不好好听,课下忙里偷闲逐字恶补)吧😭。
唯一庆幸的就是自己在实训过程中,提前确定下来了发展方向,拨开了”乱花渐欲迷人眼“的各种技术栈,选择了Vue,从各方面吸收别人的开发经验补充自己,也感谢自己当时可以不厌其烦的一直去“啃”它,虽然进展现在看起来挺慢挺笨的。从另一个角度去看,也没有完整的”Java全栈”这堂较为完善的实训路线(抱歉各位老师了😖)。
最后还有一个小惊喜,或者说意外吧,就是又一次的拿到了”校三好学生“这个荣誉,着实是个surprise😊。
课程之外
值得欣慰的可能就是在上半年预瞻了我的下半年,所以尤其珍惜上半年在学校的日子。
学校今年改变最大的就是饮食条件了吧,虽然用些许的“华而不实”来评价,但是能看出来还是为了我们花了很大的心思,每顿都尽量尝试不同的窗口饭菜,感受不同阿姨打饭时的“抖抖”大法,毕竟大概率都是最后一顿了吧…👅
另一个改变就是新大楼的建成,也十分的庆幸我们可以作为“先锋军”提前入驻了大楼学习,提前尝鲜了师大目前可以提供的最高规格教学条件,还有那即将竣工的东区运动场地,感觉每一届毕业生都要为,没赶上母校来年的美好建设而遗憾呢?且学且受且珍惜啊…💪
最后的遗憾就是“大创”(河南师范大学大学生创新创业基地)没了,这个除了宿舍之外,一个可以24h遮风挡雨的“革命根据地”没了,实属是令人无奈…😔
实习生活🔧
再回首都
在网络世界的各种机缘巧合,以及千转百绕的脉络中,看到了定位于”中国心理应用行业引导者“公司的一则招聘消息。当时由于自身非技术外的一些条件限制,吃了几次结结实实的闭门羹😥,但是不知道哪里来的勇气,追着换来了一次面试机会,当时为了抓住这个”稻草”,两天两夜的时间针🗡都扎不进去,最后的结果当然也是如尝所愿~😃。(现在拿着结果回顾的话,简单两方面,一是自己几段班长经历和对心理学的兴趣驱使着,另一方面就是技术总监的评价:足够的积极和主动去寻求进步机会)。
在京实习的整整四个月,说实话真的是转瞬即逝,没有一点点的防备时间就没了,但另一方面看也是收获颇丰。当时公司前端的技术栈就是纯Vue开发,和我当时定下来去啃的方向不谋而合,所以也在适应两天环境后,直接就投入了实际的项目开发之中(感谢小组长的信任😬)。
项目简单的概括就是一个关于”校园心理调研“的Saas产品,但从技术上去看,实现产品的过程中,也几乎全面覆盖了Vue的所有知识点💯,而在此之前自己的所有项目,都是在各种网站上买的课程,到了实际的工作开发之中才知道,真正的产品到底是何种”面貌“。这段经历也让我在一方面,逐渐的从一个”学生“身份向”职场“身份转变,这其中点点滴滴的认识也是所有即将面临毕业的学生,一份珍贵且难以复刻的财富💴,希望有同样经历的朋友可以试着好好的品味一下~
如今在技术上再次回顾彼时,由于认知尚浅且技术水平局限,所以很多时候都是为了某一个小功能的实现而去考虑代码该如何去书写这种工作方式,不知不觉间也剥离了除代码外的各种思考空间。但是说实话,也不知道从”学生“向”职场的转变过程中,到底以何种心态何种方式才算是合理?😕也许,这也可以是一个比较“吃香”的话题?
除了实习工作之外,也有挺多挺多的收获:结识了各方面突出且拔尖的朋友👬、品尝了带着京味儿的各国美食、复游了三年前曾走过的旅游景点🏕、点上了已丢弃多年的烹饪技能、捡起了游泳技能包以及初嗅了拳击运动🏊…
逃京赴杭
北京!首都!追溯到三年之前,当时不顾一切的向它奔去,没想到再次返京一段时间后却萌生出了一种类似逃跑的狼狈心态…💨
主要是考虑到了自身未来“根据地”的选择🏠,这也实属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儿,我当时是这样去考虑的:
北京(X)/杭州(O) | 腰包厚度 | 机遇挑战 | 交际圈 | 出行+牌照 | 居住+户口 | 健康程度 | 亲人关系 |
---|---|---|---|---|---|---|---|
毕业首年 | X | X | X | X | ✔ | 〰 | X |
工作三年后 | X | X | X | ✔ | ✔ | ✔ | ✔ |
工作五年后 | X | X | X | ✔ | ✔ | ✔ | ✔ |
成家立业 | ✔ | X | ✔ | ✔ | ✔ | ✔ | ✔ |
简单的根据上述表格,在横向与纵向的交叉对比中,在理想与现实的心里博弈中,选择了奔赴杭州。
在决定了根据地之后,就极度的缩小了目标范围。9月,也就是在那是遇到了定会改变我未来人生轨迹的”大哥“大哥。(插一句:对于每个人人生的不同阶段,都有一个特定的十字路口,亦或沼泽之境🕳,如果能有贵人指引或者拉上一把…) 对于那时的我来说,机会就是药,而好的机会就是一剂特效药。之后就是遗憾式的告别,期盼式的迎接,北京与杭州也就在此刻割裂开来~👋
新的开始,一切都是值得期待,但另一方面,也都是蜕皮之苦…
但从技术层面来说,再也没有熟悉的Vue了,也几乎没有什么老本可以吃了,以至于在开始一段时间内,一度的认为就是纯纯的傻子一个🤡,思前想后也不知道自己现在到底会点什么,能做点什么,下一步又该怎麽做?陷入黑暗之地,要破罐破摔吗?
要么自己变成光,要么就去寻找光。
很幸运,这里对新人的安排就是导师制,新环境的任何方面如果有问题,都会给予及时的指引和教导。当然,虽然不知道他人的导师如何,但我的导师“彦祖”绝对不差于其他人🙇。当很多时候在技术的泥泞之中挣扎,在别人看来可能就是一个简单的小问题罢了,顿悟后的豁然开朗真的早已浸透身心。现在再去回顾上半年的实训课程,感触良多,可能这就是成长吧…有那么霎那之间,感觉自己很幸运,总有贵人在最需要的时刻伸出了援手。
现在看来,新技术栈去实现一些基础的业务场景,也已手到擒来,庆幸自己没有放弃自己,庆幸周围有你,有你们💜~
新的改变,相较于身体,更多的是心理…
初中、高中、大学、直到上次实习,也都是和他人住在一起。而现在,一个人一个房间的独居生活,属实是顶不住,独在异乡的孤独,寂静,落寞,每当夜幕低垂之时,贯彻身心,更多的是在精神上给予极度寂静的攻击,这种情况在一开始的两周之后变得愈发可怕。其实对镜自问感觉自己相对于很多人已经是独立很多了,但是当”安静“袭来之时,还是不知道如何防御🛡。
要么改变环境,要么适应环境。
一个人孤独基调已经定下,所以可选项也只剩下了适应(目前感觉挺好)。独自尝试过很多的方式,有赖在公司不回去、有下回抖某软件忘却时间、有翻遍影视排行榜、也有白酒麻痹身体…到头来发现最好的方式原来就是:安排时间!下边就是上周五对周六周日的一个简单规划📅:
上午 | 下午 | 晚上 | |
---|---|---|---|
周六 | 睡大觉,谁来也不行 | 年终总结写完实习 | 把本周欠下的视频和剧悉数补上 |
周日 | 睡小觉,看NBA比赛 | 洗澡洗衣服外出蹭饭 | 刷会儿热点跟上时代,早睡 |
简单来说,就是周六周日均分为四大块,每一大块每周五的时候进行用一些特定计划去填充它,到时候岂不只剩下了执行?
个人感悟👀
如果把21年从中间横刀切开来看,下半年各方面的成长速度完全碾压上半年…🚀
改变伊始
打击人的永远是现实,锻炼人的永远是实践。
在今年的五月底,我属实按捺不住内心想出去实习的冲动,毅然决然的奔向北京,120天的实习,切实感受到了项目商用和自己捯饬的区别,也感受到了团队开发配合的重要性,更能理解作为导师带人的心路历程。这期间,做的项目是一个Saas产品,其中也参与了不少核心的模块开发,现在回想起来,特别感谢团队成员和组长对我的信任✨。
4个月说短也不短,说长却又转瞬即逝,每天的时间和精力都环绕在各种业务场景的思考,各种具体的实现逻辑,各种体验与感受考虑,可能对于我来说,什么都是新的,什么都是陌生的,每天都有着各式各样新鲜的刺激源出现,每时每刻都能感受到自己的改变,但从技术上去看,终于切身的理解到了理论和实践的区别,逐渐摸索到了理论跳向实践的思维方式,这可能是无法言语的一种愉悦和成长吧🤔?
从各个维度上去看,收获真的颇丰,从一个初入职场毫无经验的小白,接触到了企业完整的开发流程,以及企业上对于项目的各种开发规范,从独立学习单线程开发到团队配合多路并行开发,从一个毫无职场经验的菜鸟成长为可以带一个零基础实习生成长,从校园的懵懂无知社会阅历一片空白到深谙社会普遍现象浅尝职场风云的新届“车手”…😎
逐步蜕变
现实,永远是逼着你改变方向的一把枪。
独赴首都的几个月,在社会与现实的洗礼下,经历了一段思想和精神上的激烈博弈,最终也在一定程度上规划了自己未来的发展方向或者说是现实轨迹?不知道若干年以后,当我再次打开这篇文章,在未来的某个静谧的午后回顾此时,会不会对我现在就向现实屈服的行为感到可笑?但至少现在看起来,没问题!🆗
杭州,一个三年前独游的互联网之乡;税友,一个当时从未听闻过的传统企业。没想到在各种机缘巧合之下却偷偷的互生了情愫,也许是一个人?也许是一篇文章?也许,是一座城?总之,税友俺来了!
蹒跚学步在襁褓,刚入职的时候来到了公共基础服务团队,与其说是团队(前端),不如说是一枝独秀百花枯?!带我的导师是基础服务团队唯一一个前端开发,来到工位还没等坐下,看到他打开的vsCode上鳞次栉比的项目,密密麻麻的代码,突然间心里边猛的一揪,竟有些许的怕了起来?五味杂陈的情绪也在暗中作祟并逐渐的提到了胸口之上。最开始了解的就是主要技术栈:React Hooks、TypeScript,哇!好耳熟啊,但是完全不会…!然后就开始请教该如何入门,开始学习如何“拼写”这些技术栈。起初因为除了技术之外,很多的项目都有着很宽泛的前置知识,所以导师也是没有让我去替他分担一些东西,主要就是安排学习任务以“迎接”即将到来的新项目😬。
遍体鳞伤为起跑,新项目来了,可笑的是,我当时竟然还没有产生一丝丝的担心,可是意外总是比现实来的更为突然:日常迭代多,资源紧缺,人手不足,时间迫切,评估偏差…感觉一时间五花八门,妖魔鬼怪似的问题都涌现出来了。其实最主要的原因是出在我身上,没有足够的技术能力去分担和承受部分生产压力所造成的,也就是这样,逼着自己不得不去学习,不得不去请教,不得不去想办法提高自己,这可能就是我在某一段时间比较“卷”的原因吧😡?
不得不说,很多时候人都是被逼出来的,开始的时候遇到各种问题都有着导师“手摸手”的进行指导,有了依靠就不想努力的惯性思维使得任何人都躲不过去,可是终究是有一天要独立去工作的,况且自己也是刚经历过带新人,深谙导师的角色在其中的弯弯绕绕与千转回肠。遇到问题之后先尝试独立思考,用脑子去摸索一边,解决不了带着思考请教,这样才是正解。
内外兼修辅长跑,深知任何一个行业,任意一份工作,随时都会因为一些不可控的各种因素而发生波动,只有在从事行业的的根源上去让自己变得更强,才能应对时间长河里出现的各种问题。只是因为有些东西我们是掌握不了也改变不了的,比如时间,所以只能逼迫自己去不断学习,并保持适当的危机感。当然身体永远还是第一位的,接下来的首要目标就是保持锻炼💪,早点休息,牢牢的将革命本钱攥在手心,毕竟持续一段不到七个小时的睡眠时间身体顶不住。
展望成蝶
暂且先留在心间吧~